祥云縣景立中泰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如何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全產業鏈?
2025-03-09 14:33:02 閱讀(16)
在云南大理的祥云縣,有一家扎根鄉土、深耕農業的合作社——祥云縣景立中泰種植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自2016年成立以來,這家以梁立中為帶頭人的農民組織,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將傳統農業與現代技術結合,逐步發展成為集高原特色種植、生態養殖、農副產品加工、農業技術推廣和鄉村旅游服務于一體的綜合型農業合作社。
一、高原特色種植:氣候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
祥云縣地處云貴高原,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非常適合水果、中藥材等高附加值作物生長。合作社依托這一地理優勢,重點發展煙葉、中藥材(如重樓、滇黃精)和特色水果(如藍莓、軟籽石榴)種植。通過引入滴灌技術、有機肥施用和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既保證了產品品質,又降低了農戶的種植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與當地煙葉站合作推廣“訂單農業”模式。農戶按標準種植煙葉,合作社統一收購加工,解決了銷路問題。同時,桑樹種植與蠶養殖結合,形成“桑葉養蠶、蠶沙還田”的循環體系,既減少化肥使用,又提升土壤肥力。
二、生態養殖基地:資源循環利用的綠色實踐
在養殖領域,合作社以“生態化、規模化”為目標,建立了標準化畜禽養殖場。通過沼氣池處理畜禽糞便,產生的沼氣用于農家樂能源供應,沼液則作為有機肥反哺種植基地,形成“種養結合”的閉環。例如,養殖場的雞糞經過發酵處理后,成為藍莓種植的天然肥料,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升了果實甜度。
此外,合作社引入林下散養土雞、稻田養魚等立體養殖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資源。這種“一地多用”的方式,既提高了農戶收入,也契合消費者對綠色農產品的需求。
三、農副產品加工: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
合作社在趙營村建設了初加工中心,對水果、蔬菜、堅果等農產品進行分級包裝,并開發了果干、菌菇干貨、桑葉茶等深加工產品。例如,將滯銷的次等藍莓制成藍莓果醬,通過電商渠道銷售,利潤率提高了30%。同時,合作社與高校合作研發中藥材提取技術,探索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路徑。
四、技術推廣與農戶賦能
作為農業技術推廣的先行者,合作社定期邀請農科院專家開展培訓,內容涵蓋節水灌溉、有機種植、電商運營等實用技能。2022年,合作社主導的“煙葉—玉米輪作技術”在全縣推廣,幫助農戶每畝增收800元以上。此外,通過建立微信群、直播答疑等方式,實現技術服務的“”覆蓋。
五、農家樂休閑服務:農業與文旅的深度融合
依托種植基地的田園景觀,合作社在梁營村灣子地開發了農家樂項目。游客可以體驗采摘藍莓、喂養土雞、制作桑葉茶等活動,還能品嘗到合作社自產的生態食材。這種“農業+旅游”的模式,不僅拓寬了營收渠道,還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土特產銷售。
常見問題解答
1. 云南大理有哪些特色農業合作社可參觀?
答:祥云縣景立中泰合作社提供種植養殖體驗,游客可預約參觀其生態基地和農家樂項目。
2. 高原地區適合種植哪些經濟作物?
答:煙葉、中藥材(如重樓)、軟籽石榴等耐寒、耐旱作物在祥云縣種植效益顯著。
3. 如何加入農業合作社獲得技術支持?
答:可聯系合作社辦公室登記,通過審核后簽訂協議,即可享受技術培訓與訂單保障。
4. 生態養殖基地需要哪些環保措施?
答:需配備沼氣池處理糞便、種植消納用地,并定期進行疫病防控與環境檢測。
5. 農家樂如何結合農業體驗活動?
答:設計采摘、手工制作(如果醬)、農耕科普等環節,增強游客參與感與復購意愿。
祥云縣景立中泰合作社通過整合資源、創新技術和服務,為高原農業提供了可復制的“產供銷一體化”樣本。其經驗表明,只有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才能實現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的雙贏。












































注冊有好禮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0322號

快速找產品






400-0033-166
8:3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