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滄伍貳壹品韻茶業:名山古寨茶葉與特優級中國茗茶的匠心傳承
2025-03-09 14:33:02 閱讀(13)
深山云霧間的茶葉密碼
清晨六點的勐庫大雪山,薄霧還未散盡,布朗族茶農巖溫已經背著竹簍走進古茶園。他輕撫著樹干上斑駁的苔蘚說:“這棵茶樹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每年只采春茶一季。”這些歷經百年的古茶樹,正是臨滄伍貳壹品韻茶業有限公司的“原料庫”——在臨滄茶區,他們與27個村寨的茶農建立了十年以上的合作,只為守住每一片茶葉的山野氣韻。
去年雨季,我親眼見到他們的質檢員老楊如何“刁難”茶農:手持水分檢測儀,隨機抽查鮮葉含水量必須≤72%;翻開茶簍底部檢查是否有黃片混入。“我們收茶的標準比市場價高15%,但要求也嚴15倍。”老楊的較真勁兒,讓茶農們又愛又“恨”。
古法工藝的數字化新生
在占地3000平米的初制所里,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每天都在上演。60歲的制茶師傅李炳坤守著鑄鐵殺青鍋,手腕翻飛間鮮葉噼啪作響,空氣里彌漫著青草香轉焦糖香的奇妙變化。“鍋溫270℃時下葉,每鍋3.5公斤,多一錢少一錢都不行。”李師傅的絕活,被年輕人用紅外測溫儀記錄下來,轉化為智能控溫系統的基準參數。
晾曬場上,陽光透過可開合式玻璃頂棚灑在竹席上。技術總監小王介紹:“這是我們專利的‘仿日光曬青系統’,遇到陰雨天就啟動全光譜燈,既保持傳統曬青風味,又避免茶葉受潮。”這種創新讓他們的2018年冰島古樹茶在陳化五年后,仍保有鮮爽的山野花香。
從茶園到茶杯的六重關卡
茶樹身份證:每棵古樹綁定GPS定位,掃碼可查生長環境數據
鮮葉晨檢:凌晨5點檢測露水含量,達標才允許采摘
工藝追溯:殺青溫度、揉捻力度等28項參數全程記錄
盲品淘汰:每月組織茶農、茶商、消費者三方盲測,末位10%產品直接淘汰
倉儲分齡:新茶、陳茶分倉管理,濕度精準控制在55%±3%
物流鎖鮮:采用食品級氮氣包裝,附贈溫濕度記錄卡
這套嚴苛體系下,他們的昔歸古樹茶連續三年通過歐盟SGS檢測,農殘未檢出項達216項。
茶客們的“風味地圖”
在公司的客戶檔案室,我看到一份特殊的地圖——用不同顏色標注著全國各地茶客的口感偏好:
北京客戶偏愛滋味濃強的勐庫大雪山
上海茶友鐘情香氣高揚的忙肺春茶
廣州老饕最愛存放五年的冰島陳茶
“我們根據這些數據調整拼配方案,比如給濕度大的地區增加3%的揉捻度,讓茶湯更醇厚。”拼配師小張邊說邊展示他的配方筆記,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不同批次茶葉的轉化曲線。
常見問題解答
Q1:如何辨別真正的臨滄名山古樹茶?
A:一看葉底:古樹茶葉脈清晰,持嫩性強;二品回甘:真古樹茶喉韻深且持久;三查溯源:正規產品應帶茶園定位二維碼。
Q2:特優級中國茗茶有哪些硬性標準?
A:需符合GB/T 30766-2014特級標準,且通過農殘、重金屬等58項檢測,并由中國茶葉學會認證。
Q3:傳統曬青工藝為什么不可替代?
A:日光中的特定光譜能激活茶葉活性酶,促進內含物質轉化,這是機械烘干無法模擬的化學反應。
Q4:中小茶農如何與你們合作?
A:需擁有30年以上樹齡的古茶園,簽訂生態種植協議,并通過連續三年農殘檢測,我們提供技術指導和保底收購。
Q5:臨滄不同山頭的茶葉有何特色?
A:冰島茶以冰糖甜著稱,忙肺茶蘭香明顯,大雪山茶野韻強烈,昔歸茶兼具巖韻與陳香。
站在勐庫茶山的觀景臺遠眺,連片古茶園在云海中若隱若現。臨滄伍貳壹品韻茶業的故事,就像他們倉庫里靜靜陳化的茶餅——用時間沉淀真味,以匠心守護傳統。當都市茶席上飄起勐庫茶的蜜香時,品到的不僅是云南高原的陽光雨露,更是一群茶人跨越古今的堅守與創新。












































注冊有好禮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0322號

快速找產品






400-0033-166
8:3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