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川區烏梅種苗繁育基地】達州市達川區小港藥材專業合作社如何推動特色產業發展?
2025-03-08 14:32:03 閱讀(17)
深耕十年:小港藥材的烏梅產業突圍之路
在川東地區的烏梅產業版圖上,達州市達川區小港藥材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小港合作社"")堪稱行業標桿。自2012年起,這家扎根百節鎮的農業合作社,用十年時間將烏梅種苗繁育做到300萬株的年產能,成為達川區林業發展的重要技術支撐單位。
一、從傳統種植到科技育苗的轉型
初建時期的小港合作社,只是當地梅農的松散聯合體。面對烏梅品種退化、產量不穩等痛點,合作社率先引進嫁接改良技術。在景市鎮建立的30畝實驗基地里,技術人員通過對比試驗,篩選出抗病性強、掛果量高的優良母株,逐步形成""三剪兩控""的標準化育苗流程。
我們采用高枝換頭的嫁接方式,確保每株幼苗都能繼承母株的優良性狀。合作社技術負責人介紹道。這種精準的種質資源管理,使育苗存活率從早期的65%提升至現在的92%,為后續的產業化發展打下基礎。
二、省級良種背后的科研攻堅
2018年成為合作社發展的轉折點。受達川區林業局委托,小港合作社聯合省農科院啟動""達梅""系列品種選育工程。通過田間對比、實驗室檢測、區域試種等系統化篩選,最終培育出兩個突破性品種:
達梅1號:單株產量提升40%,果肉厚度增加2mm
達梅2號:抗炭疽病能力顯著增強,適合多雨地區種植
這兩個品種的成功選育,不僅獲得省級良種認證,更帶動周邊鄉鎮建成5個標準化種植示范區。目前合作社的種苗已覆蓋達川區80%的烏梅種植戶,并向巴中、廣安等地輸出優質種源。
三、產業升級中的技術賦能
作為區域性產業樞紐,小港合作社建立起""四維服務體系"":
1. 種苗供給:提供包成活率的技術保障
2. 栽培指導:定期開展田間管理培訓
3. 質量追溯:建立種植檔案管理系統
4. 銷售對接:聯合藥材加工企業定向收購
這種全鏈條服務模式,使百節鎮的烏梅鮮果收購價從2015年的3.8元/公斤,穩步提升至現在的6.2元/公斤。合作社還創新推出""代育苗""服務,農戶可用成品梅核抵扣部分種苗費用,有效降低種植門檻。
四、未來發展的生態化探索
隨著國家中醫藥發展戰略的推進,小港合作社正著手構建""林藥復合""生態系統。在現有烏梅基地中套種黃精、重樓等蔭生藥材,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形成天然的病蟲害隔離帶。這種立體種植模式已獲得林業部門的專項扶持,預計三年內推廣面積達5000畝。
常見問題解答
Q1:如何購買達梅1號烏梅種苗?
通過合作社官網登記需求,技術人員將根據種植區域氣候條件提供適配建議,種苗價格含三年技術服務費。
Q2:烏梅種植需要哪些地理條件?
海拔300-800米、年降雨量900-1200mm的緩坡地為宜,合作社提供免費土壤檢測服務。
Q3:新苗移栽后多久開始掛果?
嫁接苗通常第三年試花,第五年進入豐產期,畝產鮮果可達800公斤。
Q4:合作社是否提供種植技術培訓?
每月15日在百節鎮基地舉辦現場教學,涵蓋修枝、施肥、防病等全流程管理要點。
Q5:個體農戶如何加入產業聯盟?
種植面積達5畝即可申請聯盟會員,享受保底收購價和農資團購優惠。












































注冊有好禮



















川公網安備 51010402000322號

快速找產品






400-0033-166
8:30-18:00



